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首 页 协会概况 新闻资讯 名家访谈 会员信息 理论研究 作品销售 联系我们
 
中国榜书:弘扬民族文化 传承艺术精华
用户名: 密 码:
协会新闻
活动专题
书画新闻
邯郸市举行职工法律…
保定市榜书协会成立…
5月18日上午,阳光明媚,保....
保定市榜书协会走进…
5月8日上午,保定市榜书协会常....


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

电话:0311—87016826    

传真:0311—87026736

E-mail:lizhongwen66@126.com

   
在世书画家中,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大师

来源:搜狐网 时间:2017/12/5 9:44:38 浏览:1377次

李涵自传《蚁痕》之谈写意花鸟画

    当前中国的书画市场十分繁荣,书画界有一些人很活跃。十多年前我有幸拜访了台湾著名书法家曾玺先生,他说:“现在台湾是大师多如狗,满街到处走。”我想大陆也有类似的情况。不仅大师多,而且还出现了一些位高名重的人物,世界的、国际的大师、巨匠之类。有周姓书家称自己的书法为周体,写隶书的王姓称其作品为王隶,画老虎的称虎王,还有猫王、牡丹王、梅花仙子、天下第一、中国一绝,都特别能忽悠。有的给钱就卖,有的则润格惊人,而实际上并没有太高的水平。现存在世的书画家中可以说还真没有令人信服的大师,一个也没有。

育雏图 李涵

    从当前中国的整体水平来说,由于西方绘画技巧的介入,塑造形体的能力有所提高。创新的呼声空前,画也不能说不新,而水平上不去的原因是传统功力不够,表面化、形式化的东西多,内力不足,作品不耐看。其中人物、山水、花鸟又各有不同。我认为人物画水平较高,山水画次之,而花鸟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水平最低。

    现在中国画领域没有大师级画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对传统的忽视,学习达不到深度。北宋时期宋徽宗好画,当朝画家待遇很高,朝野都有大批人在绘画上下工夫,像现在的乒乓球运动,练的人多,水平就高。宋徽宗不仅使当朝绘画达到了历史的高峰,还一直延续到南宋和元朝。如今每谈起中国传统画必谈到宋元,这和宋徽宗的提倡不无关系。而解放后,传统绘画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,甚至把他视为封建社会的艺术,从事山水花鸟画创作的画家被视为遗老遗少,在这种背景下,有谁还能在传统艺术上下功夫,还怎么能够成就大师呢?

猫 李涵

    但书画艺术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,长期营养不良是结不出丰硕的果实的。有人至今在如何对待传统绘画方面思想上还很混乱。前些时甚至有人提出中国画穷途末路,后来又有人出来说“笔墨等于零”。既然等于零就不必学、不必练了吧,此公又说“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”,此话不假,不论什么技法不与它表现的画面相结合都等于零。岂只是笔墨。从中国画消亡论到笔墨等于零不是简单的口号问题,是有其国际背景的。这些人一面说中国和世界距离拉近了,中国画要走向世界;一面又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。这种歪论和西方文艺理论家所提出的文化普遍主义,也就是泛美主义遥相呼应。

吉利图 李涵

    所谓拉近东西方绘画的距离,怎么个拉法?是把东方拉向西方呢,还是把西方拉向东方?难道西方就好得如此完美吗?传统绘画赖以支撑的笔墨和西画的色彩,如果不与所表现的具体画面相结合不是全等于零吗?一个国家的领土被侵占了还可以夺回来,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被民族同化了,民族个性丧失,这个民族也就名存实亡了。现在东西方在政治经济、科学民主等方面存在着差异,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西方强国相比、无疑处于劣势,高处之水往低处流。这就是中国内地效仿港台文化,港台追靠西方文化的现实。我绝不是反对中国人学习西方绘画技巧,而是认为学的越地道越好。我所反对的是否定自己民族文化传统,一味求媚于西方的思想。

    中国是世界上的文化大国,是东方文化的中流砥柱,不是谁想搬就搬得动的,很多国家在文化上受惠于中国,有的受惠国虽然经济发达了想摆脱中国文化亦很难,但看得出,人家还是想在文化上独立,尽力创造自己的有别于中国的文化。而在中国画界有些人则不然,不仅不提倡反而贬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。因为在这些人中很多人的画风是学西方的,如果中国文化被西方同化了,他的作品就成了中国绘画的主流,否则的话他只能是个别现象,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。

母子情深 李涵

    鉴于以上原因,画家在传统文化、传统绘画技巧方面,特别是画法笔墨方面下的功夫肯定是不如前人的。因为艺术和科学不同,前辈科学家一生所取得的成果,后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,从而向更深层次发展,所以科学成就总是直线上升,后人超越前人,越来越先进。而艺术则不同,不论文学和书法绘画都没有快捷方式,有些文化高峰是历史的产物,后人未必超越前人,之所以产生书画大师,这无疑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。当代人没有大师,原因是缺乏学养和功夫。都在搞推陈出新,很多人对陈的东西还没理解,出来的新,因学养不济,也只能弄出点新花样,但作品多不称意,焉能成为大师。

    中国画的创新问题,因题材而有所不同,人物山水画的出新确有难度,而花鸟画的出新则不必刻意求之,不必大做文章,人物画山水画很像今天的京戏,有些还是古戏今唱。古人所创造的技法,很适合表现古代人的生活,古人的衣着、发式、茅屋、草舍、小桥流水,画起来得心应手,驾轻就熟。但表现现代人的生活,就勉为其难了。如现代人的西服革履,汽车楼房,画出来就效果不好。画个钟馗便相当于京剧里的钟馗戏,不能说出新,画个大炼钢铁才相当于京戏里的现代戏,是新画,但这样的作品除去在展览会里,谁在家里挂它呢?画家专靠这类题材恐怕连生计都解决不了。现在进入市场或挂在家里的人物山水作品多还是老的题材,现代题材的人物画多是少数民族,有的则画些牧民,贫苦地区的农民,瘦骨嶙峋,蓬头垢面,甚至强调其愚昧落后以取得其画面情趣,这样的画往往受到外国人的喜爱,认为这样才表现了中国,实际上是给中国人脸上抹黑。

菊禽 李涵

    古人山水画的是层云荡胸,草舍寒林,穷目之所致而收入笔下的生态景物,如今也同样难以和现代生活接轨。而花鸟画则不同,其题材内容,如花鸟动物,树石流水,题材广泛且古今并无不同。内容不变,作品变化也只是在形式上、风格上、表现方法因时代和画家个人选择而略有差异,谈不上孰新孰旧,孰好孰坏。即使有了点新花样,新画法,诸如掺了盐、加了矾、泼了彩、用了丙烯水粉也未必就新就好。和古人佳作相比,这些新作品还是相形见绌。再说工笔划,现在有人画的画像日本画似的,模模糊糊,朦朦胧胧,作者还以为自己在创新,实际上新到日本去了。

    花鸟画的主要问题是水平,而不是新不新的问题,工笔花鸟画有学日本画的倾向,有靠近工艺美术的倾向,装饰性越来越强。写意花鸟画也有靠近工艺美术的倾向,甚至画的像块大花布一般,主要问题还是水平低。花鸟画由于客观内容没有随着时代的推进而变化,但不同时代的人在主观上、审美观点上、知识结构上却大有变化,古人也主张笔墨当随时代,事实上每个时代的画风也有变化,但未必时代越往后水平就越高。无论怎么变,人类对美好事物的偏爱不会变,不管是汉瘦还是唐肥都可以接受,至于人们看不懂的,莫名其妙的,不会是好作品,历史是无情的。

    社会上画写意花鸟画的人不少,但业余作者居多,专业人才少。作品量大,但行画(即低档次的商品画)多,高水平的少。

拟潘天寿先生 李涵

    专业院校的毕业生,很少有从事写意花鸟画创作的,这和现在美术院校的招生,中国画专业的教学和社会需求有关,考美术院校的不论什么专业都考的是素描和色彩。能考上专业院校的考生都已具备了相当的造型能力。在教学安排上,即使是正规的中国画专业,写意花鸟画课程也不过两个月的时间,分两个单元上课,用两个月时间学写意花鸟画,学得好的刚刚入门,而对此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只是走个过场。到搞毕业创作时,学生也极少选择写意花鸟画,确实拿不出手。因为他们有较好的造型能力,加之现在可利用的手段、数据很多,费些时间下番工夫就可以画出一张效果不错的工笔划。

    学生毕业后从事写意花鸟画创作的人更是寥寥无几,写意花鸟画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是一种所谓易学难好的画种,入手比较容易,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可以画出一张,但很难画好,进步也很慢。就像体育运动里的跳高,开始很容易,但想跳得更高就难了。譬如画兰草,看着几笔很简单,却有一世兰、半世竹之说,当今社会实难找出几个画兰高手来。

    从事美术工作的人,尤其是地方美术工作者,特别重视参加美协组织的画展,视省展、国展、作为显示水平、晋级晋职、入美协、提高社会地位的途径。往往是本届美展刚结束,就考虑下届美展的画,一张画制作很长时间,因为只有这样的作品入围参展的可能性大,获奖的机会多。至于写意花鸟画,由于制作简单,不入评委的眼,想参展的人也就不画这种画了,于是造成了写意花鸟画的队伍业余者多,专业者少,特别是专业院校毕业生,从事写意花鸟画创作的人越来越少,也是当前写意花鸟画水平低的原因之一。

    写意花鸟画在造型上比较简单,但正是这一点增加了它的难度,要求作者在技法、文学等方面的修养比较高。由于这个特点,历朝历代都有一些高层次的文化学者参与进来,他们虽然不是专职画家,但这些人品位高、名气大、诗文书法俱佳,这就是所谓的文人画,文人的参与增加了写意花鸟画的难度,因为古人在这方面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,使后人望而生畏,无疑是对后人的挑战。

    当今社会处于大的转型期,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知识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,产生文人画的大背景已经不复存在。现在又有人提倡所谓的新文人画,我认为这只是一种炒作。

竹鸡图 李涵

    文人画是自唐朝以来,非专业从事绘画的文人创作出来的,参与的人很多,水平不一,其中不乏文化修养高、名气大、社会地位高的人,如王维、苏轼等,不仅善画,还有绘画理论传世,对后世影响很大。文人画的主要特征,除了有高深的文化之外,便是作者未专门从事绘画事业,未系统的学习过绘画技巧,也可以说是业余画家。有些文人画的作者由于地位的改变,最后以鬻画为生,但也改变不了其文人画家的属性。也有人把画分为文人画、匠人画两类,凡是有文化的人,专业或非专业画家所画的作品统称文人画,挖苦纯专业画家为匠人画。这也是以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。不管哪种说法文化都是文人画的重要属性。

    现在所谓新文人画,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,知识结构的改变,他们不具备上述文人的条件,既在诗词文学上毫无所成,又写不出隽雅的书法。而且这些人往往是专业画家,有较强的绘画能力,且头脑灵活,为了搞所谓新文人画,故意搞点变形,和客观物件拉开点距离,将人画得像漫画似的,再题几句打油诗,据此就算是新文人画了。这种说法岂能成立?

母子图 李涵

    虽然产生文人画的大背景 已不复存在,但真正的文人画至今并未断绝,如谢世不久的启功老先生的画就属于文人画,而且水平很高,这样的人和画,今后可能还会有,但只能算是个例了。

    古代文人由于没有太强的造型能力,也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,故常选择写意花鸟画之中的花草树石,使写意花鸟画增加了文化含量,成就之高令后人有不可逾越之感。但我们这代人还是有自己的优势,不必刻意在古文化方面与古人较量。可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,加之在传统功力上狠下工夫,自然能创作出有别于古人的写意花鸟画佳作。而不是靠炒作,炒作终究无法代替真实水平。(文章有所删减,未完待续,请关注艺周刊artweekly)(原载《艺术》杂志)

前言

    一粒草籽,没有辉煌,时有坎坷或而幸运,更多的是遗憾。

    “幸福的童年”为七十年不作之作。

    有感念吴祖光先生一句“生正逢时”的话而自慰。以一井之孔见,略现时光之流失,无以评说。感谢看到这本书的人,由衷的感谢。

李涵2017 年2 月于北京

    李涵,1940 年出生,河北省泊头市人。中国当代著名画家。20世纪60年代初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,师从李苦禅、郭味蕖、田世光、萧淑芳、吴作人等名家。经过5 年的全面绘画专业训练,广泛学习和深入钻研传统的中国书画技巧,并注重深入生活观察与写生,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。他的画取材广泛,花鸟、动物、人物、山水无不涉及,用笔苍劲、浑厚,生意盎然,饶有情趣。

    李涵长期从事艺术教育工作。先后在天津工艺美术学院、广州民族民间艺术学院、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任教,培养出很多绘画人才,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
声明: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,除搜狐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场
上一条: 古代书画家落款的“小秘密”
下一条: “从明四家到当代吴门”:看吴门画派的文脉如何延续到当下
首页 | 协会概况 | 新闻资讯 | 展览信息 | 会员信息 | 理论研究 | 作品销售 | 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河北榜书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. 技术支持:河北供求网 河北名企网荣誉企业-河北企业名录已收录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创作者或原公司所有,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告知,我们立即删除! 冀ICP备13014969号-1 冀ICP备13014969号-3